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教育者——孩子家长或老师,你看到一个孩子,会自然而然得想亲近他,想到你要怎么开展适合这个孩子的教育吗?如果是,恭喜孩子,他很有运气,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好的“老师”——懂得他的人。

  那什么又是好的教育呢?不着急,你可以带着这个问题看完这篇文章后再回答。

  我接触徳培(DAP)教育(世界四大幼儿教育理念之一)第四个年头了,回想最大感触其实不是这个教育理念多么牛多么高深,反而是它的鲜活性、包容性、快乐感、落地化。当你看到那么多孩子、家长、幼儿老师在适宜性、体验式的环境中开心、优秀地成长,相信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成就感和荣幸,这种感受对于我们这些家长、从教者更甚。

  第一次接触这个理念是一本《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绿皮书和一期京华合木幼儿园投资人的访谈。印象深刻的当然是后者,因为我“切身体验”——身临其境听过、看过,在他们坚定眼神中感受过,正如徳培(DAP)教育本身所倡导的体验式学习。

  徳培(DAP)教育是什么呢?

  《发展适宜性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简称DAP,源自美国)这本书本身就是很好的解释。其强调教育者应施行适宜性的、体验式的、教学有效性的教育,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不是跟我们古人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如出一辙吗?只不过是根据当下的国情、当下的孩子特征的因材施教,我暂称它为因材施教的落地执行。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那因材施教是好的教育吗?很多人包括教育界的同仁都不尽认同,记得有这样一位认为,因材施教是因为成人不能改变的差异,所以才扬长避短而提出的,他所理解的“材”是不能更改的、定性了的“材”。

  真是这样的吗?是因材施教就这么狭隘还是理解的狭隘?

  因材施教——先有“材”后有“教”再后有“效”。

  这也引起我的反思。什么是因材施教呢?我们说了上千年,我还从来没有认真、深入思考过。顶多上学期间希望老师能对我进行因材施教——我是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看上去没毛病,但真要施行起来太难,因为只“我是什么样的学生”(即什么样的“材”)这一条就很难做到!比如,你可以想象你正在教一个学生,要了解他到底是什么“材”,包括显现(外在)的材——生理年龄、个性特点、受文化层次、学习行为等外在表现;也包括隐性(内在)的材——内在的情感年龄、文化背景、学习潜质、隐性的性格特点等。这个“材”是多样化的,立体的,全面的,有优势、有不足,而不是狭义上的定性了的。这一点也正是理解因材施教是因为不能改变的差异性而产生的观点所忽略了的。

  而要做到这点——全面、真正地了解孩子这个“材”,相信包括家长在内的很多教育者都不敢说,又何谈因“材”施教呢?

  所幸,遇到徳培(DAP)教育后,我看到它对孩子——这个“材”本身的理解和尊重,在施教前,其首先通过DAP测评系统,科学、全面、真正地去了解孩子的外在学习行为和内在学习潜能,包括儿童的动静态、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坚持度、敏感度等特质,从而诊断儿童个性特质和学习潜质,系统整合出儿童的大脑思维、能力倾向、兴趣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宜这个孩子的教育,这也是“适宜性”(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徳培(DAP)教育还强调幼儿教育要适应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天性,将教育重心从教材或知识转到儿童的世界,要求课程设计和内容满足儿童天性自我表现、潜能表达和成长过程中本能、兴趣、需要,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以“儿童”为本的因材施教。

  也只有这样前提下的因材施教,“教”才得效。正像徳培(DAP)教育强调的教师教学有效性,其要求教师首先是对儿童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等充分了解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体现。这样全面、有效地针对“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

  最后,引用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幼教工作者所说:“教孩子的过程中,我常思考:我应该如何去懂孩子,我应怎么做,我为什么这么做。我希望我们徳培(DAP)教育者在看到孩子都能自然而然地想接近他,因为只有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你才能看到世界、看到需求。在这个世界和需求基础上,开始学习或寻找正确的方法,加上自己的专业实力,孩子将在你的身上得到好的运气。”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