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培(DAP)的精神是尊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尊重孩子的成长特点,因材实教。德培教育不是“教”,而是让孩子“体验”;德培教育不会轻易表扬和评价孩子,而是鼓励孩子的坚持和努力;德培不会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探讨怎么做。德培的教育为孩子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让孩子的思想和心灵自由翱翔!

亲子手册,是德培(DAP)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为幼儿园和家庭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家长可以看到老师的教育思路,可以看到孩子每天的成长,家长还可以学习感受德培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一起为孩子提供科学的、适宜的教育和发展空间!
 
托班儿童特质研究:
审美敏感期
 
孩子2岁的时候,有一天,你将一个苹果切开或者将一块饼干掰开给你的孩子时,孩子会突然大哭起来,并且把苹果或饼干扔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可能会想,这个孩子太贪婪了,为什么一定要完整的一个呢?那么大他是吃不了的?但是,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她认为一个完整的苹果才叫苹果,一块完整的饼干才叫饼干。
在幼儿的世界里,孩子在发现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完整的东西才是完美的。审美,并且是宏观的审美,在这个时候开始悄悄走进人类早期的感觉和思维中。
最早期儿童是通过吃开始审美的:苹果是不是光洁?是不是红润?孩子能够迅速从盘中找到最好的那个。假如有一个斑点,那这个苹果就不能走进儿童的世界,也绝不会被儿童吃掉。对一个孩子来说,吃掉那个苹果等于把不完美吃进了身体,这种完美会形成某种心态。薯条自然必须是一整根的,不能断掉。红薯交到孩子手中时,红薯皮自然要完整地包裹在红薯的外面,剥掉了是不完美的,就如同香蕉的皮不能被剥掉给孩子一样·········……审美的情趣就这样如同食物被吃进了儿童的身体,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但这些要求总被父母误解,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这些行为由于成人的忽略而很快被破坏掉了。
其后,儿童审美的注意力就会放在他所使用的事物上:纸不能有豁口,不能折叠;一笔画下去没有遂愿,这张纸自然就不完美了,扔掉。实际上,这正是儿童审美敏感期到来的标志。而成人是这么认为的:纸折了一点还是可以再用的;一笔没画好可以重新再起画一笔,否则就浪费了。正是两个世界的不同,成人没有办法知道儿童究竟需要什么,儿童建构自我的机会就在成人的误解中丧失掉了。
当儿童把高度的审美通过外在事物完善之后,就会回到自己的身上,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冬天里女孩子是怎样痴迷地穿着白纱裙,并且感受着白纱裙穿在身上公主般的感觉,这是对自身审美的需求。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个3岁的孩子,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如何艰难地从楼梯上走下来,如何艰难地迈出第一步。高跟鞋在这个孩子脚上穿了3天,第3天后她放弃了,因为她找到了与自己的审美相和谐的东西。我们还可以看到,孩子们是如何把假发别在头上,又如何在装扮的过程中最终学会欣赏自己的头发……这个物化的过程,最终通过一连串的尝试内化为儿童审美和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儿童生命的所在——这就是审美敏感期的作用。
今天我们常常看到白色的墙上有黑色的脚印,跨进楼道,我们看到墙面上到处是污垢、痰迹。公共绿地的各个角落里堆满了食品垃圾……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太多的混乱、肮脏,这些东西实际是我门内在生命的外在展示,使我们破坏了早期儿童敏感期的一种代价。
如果我们保护了儿童审美成长的整个历程,我们就保护了自身的道德。因为道德品质不来自于道德自身,而来于人类最早期建构的审美。
面对审美敏感期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1.家长引导孩子形成审美观念
要让孩子懂得一些简单的美学知识,知道美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让孩子明白,美有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你认为是美的,别人不一定就认为美,美重在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在互相攀比或与他人的过度一致。
整洁的服装是一份可靠的介绍,孩子只要穿戴整洁,符合其身份,能表现活力及美即可。因此,美有很多学问,有很多道理。孩子需要掌握一些美学道理,父母更需要钻研一些美学知识,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体验美。美不仅包含了外在美,又包含了内在美,能达到两者和谐统一的美,毋庸置疑是最理想的“完美”。但是用健康的审美观塑造自我,创造美好的明天,才能被认为是最美的,最为精彩的。当然。家长想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首先自身需要具备较正确的审美观念。
2.审美教育要注意联系孩子的生活、思想的实际。
强调劳动创造美的观点,由于美感是极为复杂的,多种心理因素综合协调的心理过程,因此这就决定了审美教育的多层次,多角度,同时也使审美教育的难度增大。为此,对孩子的审美教育不要好高骛远,而要紧密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势利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正确评价孩子的审美观
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肯定,而不是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对“美”的任何评判。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的审美引导。在“审美敏感期”发展的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用“不正常”“怪异”等定性的词来评价成长中的孩子。